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整体护理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崔瑢,邢娴娴,李妹芳[1](2021)在《双心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疾病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疾病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江西省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9例装置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3)与干预组(n=36)。常规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采取双心护理干预,采用自我管理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后1、3个月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当天,出院1、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实施双心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疾病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靳婉[2](2021)在《1例病窦综合征伴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双腔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病窦综合征是心血管领域多发性疾病,属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本病以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易并发心房颤动、心源性晕厥,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着下降[1]。双腔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是现阶段治疗本病的重要术式,是通过将电子治疗仪植入患者体内,对适宜的电脉冲发放,进而刺激到心脏,加快激动和收缩恢复进程,可对心力衰竭进行防范,最终发挥有效控制病情的作用[2-3]。但因患者多背负沉重的压力,特别是在伴气管切开时,存在感染、出血等多项风险因素。

张茜[3](2021)在《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6个月,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着,值得应用推广。

李庆玲,黄颖梅,杨莉,邱赟,赖珩莉,陈颖[4](2020)在《自我管理干预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进行分配,单号定义为试验组(30例),双号定义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干预前后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IPPV1.0)评分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植入术围术期干预模式的总满意度达到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QLIPPV1.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以帮助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出院后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减少起搏器植入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干预模式的满意度得到显着性提升。

张文芳[5](2020)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起搏理论及技术日益成熟,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被广泛应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使用安全性。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方式,起搏器一旦植入便需终身携带,且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切口疼痛感及高昂的医疗费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尤为必要。该研究总结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赵华[6](2020)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160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评分变化以及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LVEF、6MWD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优于干预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休息、饮食、用药、锻炼、并发症预防、接受随访六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与依从性,利于其心功能恢复。

赵敏,周彤,刘进军[7](2020)在《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抑郁情况、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成功完成起搏治疗,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焦虑抑郁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均优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提升护理满意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洪芳[8](2018)在《整体护理模式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索整体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5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结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整体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蕊田,占婷,王智星[9](2018)在《护理随访路径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采用护理随访路径对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间实施永久起搏器安置术60例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和路径组(n=30),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随访,路径组患者在护理随访路径下实施随访过程,两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不同随访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路径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自我效能评分(8.1±0.1)分、生活质量评分(85.2±4.1)分较传统组(7.8±0.2)分、(77.2±5.8)分显着提升(P<0.05)。路径组患者疼痛、感染发生率3.3%、3.3%较传统组23.3%、20.0%降低(P<0.05)。结论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对患者采用护理随访路径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李艳,刘新豫[10](2018)在《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方法共选择本院于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14例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各5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及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1.75%,0均显着低于对照组12.28%,8.77%,P<0.05。结论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平缓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利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即整体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双心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疾病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干预组方法
        1.2.1. 1 健康教育
        1.2.1. 2 认知训练
        1.2.1. 3 心脏康复指导
        1.2.1. 4 系统性家庭治疗
        1.2.1. 5 音乐疗法
        1.2.1. 6 多维性心理护理
        1.2.2 常规组
    1.3 观察指标
        1.3.1 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1.3.2 生活质量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管理能力比较
    2.2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3 讨论

(2)1例病窦综合征伴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双腔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护理方法
    2.1 基础干预
        2.1.1 心源性休克、猝死的预防及护理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2.1.3 窒息的预防及护理
        2.1.4 睡眠干预
        2.1.5 疼痛预防及护理
        2.1.6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2.2 安全护理
        2.2.1 导管滑脱预防及护理
        2.2.2 电极脱落或移位的预防及护理
        2.2.3 囊袋血肿或出血的护理
        2.2.4 囊袋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2.2.5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2.3 心理护理
    2.4 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护理
    2.5 出院指导
3 讨论

(3)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4)自我管理干预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对植入术围术期干预模式总满意度的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QLIPPV1.0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5)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1.2 术前准备
    1.3 健康教育
2 术中护理
    2.1 台下配合
    2.2 台上配合
    2.3 术中观察
    2.4 起搏器调试
3 术后护理
    3.1 卧床时间与体位
    3.2 切口护理
    3.3 观察与监测
    3.4 生活护理
        3.4.1 活动指导
        3.4.2 日常生活指导
4 小结

(7)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护理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伦理道德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2 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2.3 2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指标比较
    2.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8)整体护理模式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护理随访路径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不同随访方式下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状况分析
    2.2 不同随访方式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3 讨论

(10)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分析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3 讨论

四、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心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疾病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崔瑢,邢娴娴,李妹芳. 当代医学, 2021(20)
  • [2]1例病窦综合征伴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双腔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护理[J]. 靳婉.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07)
  • [3]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张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08)
  • [4]自我管理干预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李庆玲,黄颖梅,杨莉,邱赟,赖珩莉,陈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7)
  • [5]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新进展[J]. 张文芳. 医疗装备, 2020(13)
  • [6]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 赵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12)
  • [7]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J]. 赵敏,周彤,刘进军. 淮海医药, 2020(03)
  • [8]整体护理模式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王洪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2)
  • [9]护理随访路径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陈蕊田,占婷,王智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21)
  • [10]整体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作用评价[J]. 李艳,刘新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18)


起搏器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临床路径论文 人工心脏论文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2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罗汀欣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