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独立董事的研究论文与独立董事法律责任研究论文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1、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论文

the system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troduction is to add supervisons to the board and exectutives5%的董事会设立了独立董事,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独立董事很少认真阅读上市公司的有关材料,也很少按时参加董事会会议,这不仅是缺少足够精力和时间的问题,还主要是一个缺少积极性和责任心的问题。如果希望独立董事依靠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来维持积极性和责任心的话,那将会是十分脆弱的,也是不能持久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可以依靠独立董事的职业道德和自我约束来维持他们对他人财产的关心,那么,也就完全有理由指望非独立董事和其他内部人通过自我约束以及职业道德来维护所有投资者的利益。这样一来,独立董事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独立董事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可能靠个人素质而只能靠制度来维持,这里的制度主要就是利益分配制度、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应制度、责权利相匹配的制度。然而,如果依靠薪酬制度来建立起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那又可能出现独立董事被大股东和其他内部人“收买”并与之“共谋”的情况,一旦独立董事不独立、独立董事对大股东及其他内部人形成一种利益上的依附性时,那么他们也就肯定是服从大股东和其他内部人的意志、并维护这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这也就与设立独立董事制的初衷不相符合了。因此,独立董事要么是缺少激励而缺少责任心和积极性,要么是有了激励而失去了独立性。要一个利益无相关的人来履行对财产的监护或者让一个利益相关的人来限制和控制自身的利益,这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也构成了独立董事制中的第二个修论。  三、超越独立董事制,优化宏观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  独立董事制度中存在的理论缺陷导致了独立董事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或者说,导致了独立董事制在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业绩和保护投资者方面的作用缺失。独立董事制不仅解决不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问题,更解决不了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问题、损害国家利益的问题。其实,作为主要的投资人,大股东们总应该是对自己的财产认真负责地去照看的,绝对不会有人有兴趣挖空心思把自己的钱从一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中去,除非这两个口袋不属于同一个人。如果说通过各种合法的和非法的手段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来实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在动机上还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国有控股股东蛀空上市公司的做法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中小股东们受到损害,国家也没有得益。很显然,有另外一部分人从中获得了好处,这一部分人就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他们同样拥有着剩余控制权却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因此,他们同样不会为国家的资产去尽心尽力,如果可能,他们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牺牲国家的利益,其他中小股东们的利益损失只不过是这种牺牲的一种陪葬。于是,问题的关键就不是独立董事制的设立与否问题,也不仅是一个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和完善的问题,而是一个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环境进一步健全与成熟的问题。如果连财产的主人是谁都不明确,或者说财产的主人是一个虚置的概念,那么就不可能有人有积极性去认真地找寻能够对财产负责的代理人,也就是说,在国有资产的框架内,不仅存在着代理人激励的问题,还存在着或者说首先存在着委托人的激励问题,而且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链上的问题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导致了最终公司层面上的结构失衡和制度失效。不难看出,问题的根子还是一个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  我们都承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中国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但对于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怎样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践中还存在着误区。现代企业制度并不仅仅是一个产权制度,它还包括了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来讲,完成了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不等于就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了上市公司的形式或者股份企业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现代企业。国有企业也有成功的,私营企业也有失败的,这就足以证明产权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事情,它涉及到整个的宏观经济环境问题。狭义地讲,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来讲,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也就是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意味着一个公司如何去做,还包括着这个公司所处的法律、文化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大环境。因此,中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决非一个企业所能解决。从目前的情况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国有资产从相当一部分经济领域的退出问题,就是产权明晰和产权主体到位,就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对应、利益与风险相匹配的问题。尽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机制已经开始出现一种趋同的倾向,但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却面临着很多以现行国情为基础的制约因素。相应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制度与事业文化环境的培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且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独立董事制寄予过高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国有股减持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思路和选择。尽管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实施暂时停了下来,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和做法,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的需要来看,国有股减持是一件迟早要做的事情,也许在操作方法上可以做一些变通,但基本思路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这里其实是一个长痛与短痛的问题,是一个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选择问题,理论上讲,用最小的成本来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是我们最理想的目标;从发展态势上看,这样一个过程完成得越快,我们的成本就会越小。中国已经完成入世的全部法律手续从而成为“WTO”这样一个“经济联合国”的成员,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念上、在政府的职能和效率上。在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一切都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运作,大家都必须接受竞争法则的考验和筛选。我们的改革要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割裂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多领域宽层次的系统模式。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决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也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技术、制度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放到这样一个框架中去考虑,我们就会看到,独立董事制对解决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国有股东为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正常现象,其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尽管我们不否认独立董事制在有些情况下、有些企业中的一定作用)。只有在解决了产权明晰、产权主体到位、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对应、风险与利益匹配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之后,独立董事制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入世将给中国一个机会(当然也是一种挑战),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建设开放市场经济的契机,这样一个机会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很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企业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就很难成为21世纪的世界强国。本回答由网友推荐这个名字不好,的却太打了,意义也不大

6、会计毕业论文

提供一些会计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三、审计方面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7.审计质量控制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11.论审计风险防范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19.试论审计抽样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7、中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论文题怎么选。可追加50分

我觉得你可以写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是为解决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而被引进中国的。但是,在它并不算长的实践中,却显现出许多不足之处,未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期望。本文在详细考察了海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各项机制以及影响其制度安排的各种制度环境因素和文化传统因素的基础上,认为一项制度的具体构成以及它能否取得成效与它所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项相关制度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借鉴制度移植须重视本土资源的思想,仔细的分析了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环境和文化传统因素中对独立董事制度移植和完善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约束条件,同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有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彻底改造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方案。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8、董事如何更好的参与公司治理

在现行的制度环境下,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战略专家作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企业管理业务的专家,或是其他上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是本行业的技术权威,或是知名学者,可以提高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增加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独立董事的加盟,为公司经营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这些独立董事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背景,可以运用他们丰富的商业经验,运用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市场方面的知识,以专业眼光来考虑公司的投资决策,可以帮助公司抓住市场机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源,提高公司在制定战略时对环境的预测能力,使得公司决策更加科学。(二)监督制衡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了“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承包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阶段,一度并未取得满意的成效,其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缺位”导致的严重的“内部人控制”,控股股东和经理层权力过分膨胀,监事会形同虚设,监督机制严重缺乏。追根求源,在于公司监事会并不能独立于控股股东和内部经理层。然而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隔离监督者与被监督对象的联系,会明显提高监督的效力,使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受到制衡,确保其始终为增进公司价值而服务。(三)弥补监事会缺陷长期以来,监事会存在着缺陷:1监督滞后。监事会成员通常只能列席董事会会议,只能就他们认为的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提出异议,而这种监督意见并不能影响董事会决议的效力;这使得监事会的监督具有滞后性,它远不如董事会的监督来得那么及时和有效。3监督职能。秦丽娜(2005)认为,独立董事作为股东的代表,拥有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权。唐跃军(2004)的调查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发挥了监督职能,其实现监督职能的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知情权,表决权,通报权,撤换经理人员。蔡彬清(2005)以上交所133家公司2002年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独立董事对公司起了一定的监督作用。2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方面 2管理会计方面 4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方面 2管理会计方面 4会计电算化方面 1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3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5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问题的探讨 7 关于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8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11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13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15 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的探讨 17 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9 关于推行责任成本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21 论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应用的探讨 23 定额法的应用及其改革问题的研究 25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27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比较研究 29 试论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31 知识经济时代成本会计改革方向 33 我国成本分析现状与改革思路 35 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 37 现代企业制度与班组经济核算 39 我国成本管理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41 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43 关于或有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 45 社会责任成本问题研究 47 关于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 49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51 会计欺诈案例分析 53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55 对商誉会计的探讨 57 会计监管若干问题的研究 59 中国会计国际协调若干问题的探讨 61 审计假设、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的界定 63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重构的探讨 65 国际银行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趋势和启示 67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问题与对策 69 制度基础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71 期后事项的种类及其审计 73 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审计方法 75 当前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7 论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79 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 81 舞弊审计探讨 83 审计执法环境研究 85 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研究 87 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及其披露与审计 89 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91 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研究 93 我国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研究 95 审计环境变化对舞弊审计的挑战 97 国家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99 审计重要性研究 101 经营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103 中外内部审计之比较 105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研究 107 审计目标与委托人认定之研究 109 上市公司审计重点管窥 111 论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 113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115 企业风险管理与审计 117 重要性理论在风险审计中的应用 119 2004COSO—ERM 框架评析 121 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123 CPA 非审计服务研究 125 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研究 127 关于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129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业绩评价 131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133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135 企业综合效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137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139 论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及其实现 141 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 143 财务预测管理与创新 145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 147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9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151 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153 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体系 155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探讨 157 资金集中控制模式探讨 159 独立懂事独立性探讨 16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构建探讨 163 当前资产评估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65 收益法运用问题研究 167 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评估问题研究 169 机器设备抵押评估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171 资产评估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173 企业商誉评估研究 175 债权性资产评估方法的探讨 177 网络评估初探 179 资产评估报告相关问题研究 181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183 债务重组中的资产评估问题 185 流动资产审计与评估的联系、矛盾与解决办法研究 187 资产评估管理体制研究 189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19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方法比较 193 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195 标准成本制度在我国的应用 197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 199 企业股利政策探讨 201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203 非营利组织业绩评价方法探索 205 论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207 政府财务报告国际比较研究 209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改革研究 21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问题研究 213 政府财务报告研究 215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国际比较 217 论互联网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变革 219 计算机应用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影响 221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 223 电算化财务管理软件的设计技术探讨 225 计算机会计舞弊现状及其对策 227 用 ACCESS 建立会计业务处理模型 229 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231 试论会计信息化 233 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35 论现有财务软件的管理功能及其扩展 237 我国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发与应用现状分析 239 论会计信息系统标准数据接口的规范问题 241 国际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243 现代企业与 ERP 245 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适应性改进 247 网络技术在企业财务中的应用 249 互联网上发布会计报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251 会计电算化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影响与要求 253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55 论 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57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挑战 259 论提高电算化条件下财会管理水平 261 加强电算化会计基础工作 263 论会计核算电算化向企业信息化过渡 265 论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 267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269 论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271 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273 论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275 论计算机审计的主要功能 277 国内主要商品化会计软件功能比较 279 ERP 系统环境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及应对研究 281 财务会计系统与企业 ERP 其他系统的数据联系分析 283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改善和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285 网络应用的深化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影响 287 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89 互联网条件下会计信息资源应用的研究 29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研究 293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及对策研究 295 论 IT 环境下会计的发展趋势 297 财务信息化与财务控制研究 299 网络财务在 ERP 系统中的核心地位研究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无形资产涉税问题的研究 3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5我国增值税征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与启示 7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评析和选择 9会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 11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 13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15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17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 19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分析 21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现状及发展研究 23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25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探讨 27浅析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29资产减值准则在遏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中的作用 31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规范的探析 33会计利润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差异分析 35浅析新会计准则——所得税准则 37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 39浅议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的关系 41关联企业避税问题分析研究 43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的对策措施 45从***看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47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49浅谈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51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及其控制 53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及其会计制度建设 55新旧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比较研究 57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析 59固定资产减值实施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61新旧准则下投资纳税调整问题的比较研究 63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若干思考 65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问题研究 67新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探析 69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71公允价值计量初探 73企业会计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75浅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77关于反补贴的会计问题研究 79应诉国际反倾销的会计探讨 81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8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及治理对策 85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87浅议企业的现金管理 89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浅析 91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9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及对策 95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97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99企业外购商誉问题探讨 101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集权模式探讨 103浅析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0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7非货币性交易新旧准则的差异影响及实施建议 109浅析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11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3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115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117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9关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121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形势分析 123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 125论当前企业会计财务报告的局限和改进 127浅议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必要性与对策 129企业存货计价核算方法的分析研究 131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研究 133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管理 135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浅析 137无形资产新旧准则之比较 139商誉会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141浅谈新形势下军队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43我国家电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145新旧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差异的探讨 14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49浅谈企业出口退税的税收筹划 151浅议我国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153企业所得税筹划 155统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 157中小企业资本运转的研究 159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161浅议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63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165从核心竞争力角度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 167浅析我国绿色营销面临的障碍及其对策 169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171浅谈作业成本法及其实际运用 173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 175浅谈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177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研究 179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81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83论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 185论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87论企业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 189我国企业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 191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 193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战略管理会计 195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97纳税人身份选择在增值税税收筹划中的应用 199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



独立董事 论文 法律责任

上一篇: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论文与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自变量
下一篇:食堂管理研究论文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