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IIA和甘草酸的含量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星艳,李虎玲,李新,许妍妍,高晶,曾勇,于飞,王玉丽,刘昌孝[1](2021)在《痹祺胶囊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文中认为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临床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刘昌孝院士于2016年提出的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新概念和核心理论,建立了中药质量控制系列共性关键技术,构建了中药质量研究新模式,为中药品种的现代化研究指明了方向。以痹祺胶囊药效学、药动学研究为实例,在Q-Marker理论的指导下,从特有性、可测性、有效性和中药理论关联性等方面对痹祺胶囊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士的宁、马钱子碱、甘草苷、丹酚酸B、甘草酸、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为痹祺胶囊的质量控制及二次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同时,也为建立痹祺胶囊的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可溯源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程正[2](2018)在《抗衰灵膏的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抗衰灵膏为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疗效确切,效果显着。由何首乌、乌梅、黄芪、枸杞子、丹参、甘草等26味名贵道地药材组成。具有健脾、补肾、养血、缓解体疲劳、润肠通便、改善睡眠、抑制前列腺增生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为了控制抗衰灵膏的质量,保证生产投料的准确性及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以多学科交叉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通过文献阅读、病例观察、试验设计、建立病理模型、常规检查,HPLC含量测定等多种处理方法对抗衰灵膏的药效学和质量评价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抗衰灵膏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概括为五个方面。1.参照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性状描述,通过观察抗衰灵膏外形、颜色、气味等特征,对其性状进行鉴定。2.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抗衰灵膏中何首乌、乌梅、黄芪、枸杞子、丹参、甘草等六种成分进行鉴别。3.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般检查项项目,对相对密度、装量、不溶物、微生物限度等进行检查。4.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衰灵膏成方制剂中六味中药,其指标性成分为甘草酸铵、丹酚酸B,建立抗衰灵膏成方制剂HPLC含量测定方法。5.根据抗衰灵膏的药效学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病理模型进行试验研究,以期证明其具有较好的健脾,补肾,养血,缓解体疲劳,润肠通便,改善睡眠,抑制前列腺增生和延缓衰老的作用。通过以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法鉴别何首乌、乌梅、黄芪、枸杞子、丹参、甘草,方法特征性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其他各项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制剂通则煎膏剂(膏滋)项下的规定。同时,又建立了甘草酸铵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的特点。经过提高后建立的抗衰灵膏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有效全面的控制该药品的质量。经过对八组不同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抗衰灵膏有较好的健脾,补肾,养血,缓解体疲劳,润肠通便,改善睡眠,抑制前列腺增生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叶婷,梁文仪,梁林金,李师,吴玲芳,亓旗,崔雅萍,陈文静,张兰珍[3](2017)在《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质量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可较全面地反映原料药材、制剂工艺全过程及成品的质量,已成为现代中药制剂质控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对近几年HPLC指纹图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制剂后期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韦辉,刘素香,刘毅,张铁军,陈常青[4](2013)在《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在230nm波长下,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了44批强肝胶囊样品;应用相似度分析软件建立强肝胶囊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并对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结果建立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在确定的方法下,得到44批强肝胶囊的色谱图,并获得了44批样品的相似度;确定共有峰14个,其中13个归属到各药材,11个已确认成分。结论强肝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共有色谱峰成分的确定为强肝胶囊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余卫兵,刘红,景金柱,付乃华,赵连兴[5](2010)在《活血溶栓丸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制定活血溶栓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甘草、川芎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各品种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202~0.2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0.94%(n=6);甘草酸进样量在0.4907~5.889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24%(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王改香[6](2009)在《RP-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黄芪、甘草、丹参有效成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化妆品的发展趋势是倡导绿色、环保和安全并追求功效,近年来,以作用温和又具有一定功效的中草药提取物为天然添加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已成为新产品开发的热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化妆品的质量管理,仅限于对化妆品的安全性方面的检测,而对中草药化妆品有效成份的定性定量分析,尚属空白。本文利用衍生化试剂,对于黄芪主要功效成份—黄芪甲苷和甘草的主要功效成份—甘草酸进行了柱前衍生,首次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化妆品中黄芪甲苷、甘草酸、丹参酮ⅡA(丹参功效成份)的方法。详细考察了衍生化反应及色谱分离分析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分析,讨论了衍生化试剂的用量、衍生化反应时间、衍生化反应温度对衍生化反应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最佳衍生化反应条件;通过对流动相、流速、柱温及检测波长的研究,优化了最佳色谱分离分析条件。在最佳衍生化和色谱条件下,建立了黄芪甲苷、甘草酸和丹参酮Ⅱ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考察了所建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检出限和准确度,并将所建方法用于三种草药提取液和含三类草药化妆品中相应功效成份的分析,研究了所建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考察了所建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试的重现性。对于黄芪甲苷,以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Phenomemex C18(5μm,4.6mm×150mm)柱分离,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H3PO4调节pH=3.5)=60:40(v/v)洗脱,紫外(230nm)检测。所建黄芪甲苷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0.0μg·mL-1,回归方程为y=478944+2132x(其中y为衍生物的峰面积,x为黄芪甲苷的浓度),相关系数R=0.9986,精密度为1.56%(c=40.0μg·mL-1,n=6),检出限为1.2μ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对于甘草酸,用对硝基溴化苄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PhenomemexC18(5μm,4.6mm×150mm)柱分离,乙腈:3%冰醋酸=60:40(v/v)为流动相,紫外(290nm)检测。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1。所建甘草酸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0.0μg·mL-1,回归方程为y=4032x+269413(其中y为衍生物的峰面积,x为甘草酸的浓度),相关系数R=0.9951,精密度为1.67%(c=10.0μg·mL-1,n=6),检出限为1.5μg·mL-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7%。对于丹参酮ⅡA,本文采用Phenomemex C18(5μm,4.6mm×150mm)柱分离,甲醇:水=85:15(v/v)洗脱,紫外(270nm)检测,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所建丹参酮ⅡA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1和10.0~10.0μg·mL-1,回归方程分别为y=280591+72704x和y=81572+97483x(其中y为色谱峰面积,x为丹参酮ⅡA的浓度),相关系数R均为0.9992。

彭敬东[7](2005)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振瑞利散射(RRS)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分析技术,因其简便、快速和高灵敏度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关注。目前主要利用染料生色团在生物大分子上的聚集作用产生强烈的共振而用于核酸、蛋白质和肝素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和测定。此外,研究表明,具有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借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和电荷转移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时,也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和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增强,并改变其光谱特征。这种方法已在痕量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和药物分析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天然药物重要性的不断增加,研究工作也日益深入,天然药物的分析研究也显得更加重要,急需开发一些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迄今共振瑞利散射及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甚少。我们的研究表明,天然药物的有效成份及其与小分子或生物大分子的反应产物也能引起RRS的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它对天然药物的研究和测定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本文分别以盐酸小檗碱、丹参酮ⅡA及其修饰产物丹参酮ⅡA磺酸钠、桑色素、甘草酸修饰产物甘草酸单胺为例,研究天然药物中的生物碱、醌类、黄酮类和三萜皂苷类成份与金属离子、金属配阴离:子以及某些天然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对于共振瑞利散射的影响。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它们的分析化学性质,建立和发展了利用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上述药物成分的新方法,并对反应机理,RRS增强的原因,RRS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关系以及离子缔合物和配合物的结构作了初步的讨论。 另外,本文还阐述了天然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及其分析方法,简述了共振瑞利散射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共振瑞

赵清晖[8](2002)在《葛根芩连汤中含君药各组方配伍对指标成分甘草酸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葛根芩连汤典出《伤寒论》,由葛根(Radix Puerariae),黄芩(RadixSuctellariae),黄连(Rhizoma Coptidis)与甘草(Radix Glycyrrhizae)等四味药物所组成,中医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痢疾与身热烦渴等症。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也是历代医家所推崇的最着名的方剂之一。 由于配伍用药本身的复杂性,仍未能在更深层次阐明方剂配伍规律,在为数众多化学成分中,究竟哪些是有效成分,哪些是无效成分,尚未可知;此试验使用RP-HPLC法测定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葛根芩连汤内同时含葛根,甘草的几种配伍中甘草酸的含量,比较在葛根芩连汤的几种配伍中甘草酸含量的差异。该法方便快速,提取充分,也为其他含有甘草制剂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提取方法和定量方法。 仪器与材料美国惠普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甘草酸单铵盐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方法ODS柱,以甲醇:乙酸铵:乙酸(67:33:1)为流动相,外标法,检测波长250nm。结果 单煎的药液中甘草酸测量值较高,而与其它药味合煎后可显着降低甘草酸的煎煮量。 甘草是传统中药处方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伤寒论》中的113处,方含甘草者有69种,在《金匮要略》中143处,方含甘草者有85种,由此可知甘草应用的广泛性,而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生物活性的成分。因而有必要对甘草和甘草酸加以详细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就是以定量定性分析的观点来对甘草,以及甘草酸进行测量。

陈理,杨江丰,孙靖霞[9](2001)在《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文中认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选用KromasilC18分析柱( 2 0 0mm× 4 .6mm) ,流动相Ⅰ :乙腈∶水 ( 2 0∶80 ) ,流动相Ⅱ :乙腈∶水 ( 70∶3 0 )。检测波长 2 54nm ,流速 1ml/min ,柱温 4 0℃ ,丹参酮ⅡA和甘草酸分别在 0 .60~ 6.0 0 μg(r:0 .9999)和 1 .0 8~ 1 0 .81 μg(r:0 .9999)范围内呈线性。丹参酮ⅡA和甘草酸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4 % (RSD :2 .5% )和 99.0 % (RSD :2 .2 % ) ,方法简便 ,可靠。

陈理,孙靖霞[10](2001)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文中指出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选用KromasilC18分析柱 (2 0 0mm× 4.6mm) ,流动相I为乙腈∶水 (2 0∶80 ) ,流动相II为乙腈∶水 (70∶30 )。检测波长 2 5 4nm ,流速 1.0mL·min-1,柱温 40℃。结果 :丹参酮ⅡA和甘草酸分别在 0 .6 0~ 6 .0 0 μg和 1.0 8~ 10 .81μg内呈线性 (r均为0 .9999)。丹参酮ⅡA和甘草酸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4%和 99.0 % (RSD分别为 2 .5 %和 2 .2 % )。结论 :此方法简便、可靠 ,为进一步研究其质量标准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痹祺胶囊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2 治疗膝骨关节炎
    2.3 治疗腰腿痛
    2.4 治疗其他疾病
3 药理作用
    3.1 抗炎、镇痛作用
    3.2 保护关节软骨作用
4 Q-Marker的预测分析
    4.1 基于中药成分特有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4.1.1马钱子
        4.1.2 党参
        4.1.3 白术
        4.1.4 茯苓
        4.1.5 丹参
        4.1.6 三七
        4.1.7 川芎
        4.1.8牛膝
        4.1.9 地龙
        4.1.1 0 甘草
    4.2 基于成分与药效关联的Q-Marker预测分析
    4.3 基于成分可测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4.4 基于复方配伍环境的Q-Marker预测分析
5 结语

(2)抗衰灵膏的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处方组成、药物成分性质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抗衰灵膏的质量控制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性状
    3 抗衰灵膏的薄层色谱鉴别
    4 制剂通则检查
    5 含量测定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抗衰灵膏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数据处理
    3 方法与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总结与讨论
综述
    1 质量标准研究
    2 药效学研究
    3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质量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及分类
2 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2.1 指纹图谱在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2.1.1 在片剂中的应用
        2.1.2 在胶囊剂中的应用
        2.1.3 在颗粒剂中的应用
        2.1.4 在散剂中的应用
        2.1.5 在丸剂中的应用
        2.1.6 在栓剂中的应用
    2.2 指纹图谱在半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2.2.1 在煎膏剂中的应用
        2.2.2 在软膏剂中的应用
    2.3 指纹图谱在液体制剂中的应用
        2.3.1 在注射剂中的应用
        2.3.2 在汤剂中的应用
    2.4 指纹图谱在其他制剂剂中的应用
3 指纹图谱在制剂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4 小结与展望

(4)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
        2.2.2 强肝胶囊供试品溶液
        2.2.3 各药材供试品溶液
        2.2.4 各阴性对照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2.3.1 精密度试验
        2.3.2 重复性试验
        2.3.3 稳定性试验
    2.4 指纹图谱的测定及共有峰的确定
    2.5 指纹图谱分析
    2.6 色谱峰指认
        2.6.1 对照药材归属
        2.6.3 HPLC-MS指认复方中各成分
3 讨论

(5)活血溶栓丸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 1 薄层色谱鉴别
        2.1.1 丹参[1]
        2.1.2 甘草[1]
        2.1.3 川芎[1]
    2.2 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1-5]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4 线性关系考察
        2.2.5 精密度试验
        2.2.6 重复性试验
        2.2.7 稳定性试验
        2.2.8 空白试验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10 样品含量测定
    2.3 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6-12]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4 线性关系考察
        2.3.5 精密度试验
        2.3.6 重复性试验
        2.3.7 稳定性试验
        2.3.8 空白试验
        2.3.9 加样回收率试验
        2.3.10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6)RP-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黄芪、甘草、丹参有效成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草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发展
        1.1.1 中草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1.2 中草药化妆品的优势及发展
        1.1.3 化妆品质量的检测现状
    1.2 中草药常用分析方法
    1.3 衍生化技术在色谱分析中的作用及原理
        1.3.1 高效液相色谱衍生化技术
        1.3.2 衍生化方法
    1.4 黄芪、甘草、丹参有效成分检测的研究现状
        1.4.1 黄芪
        1.4.2 甘草
        1.4.3 丹参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5.1 黄芪
        1.5.2 甘草
        1.5.3 丹参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2 黄芪类化妆品中黄芪甲苷的柱前衍生RP-HPLC法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黄芪甲苷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2.1.4 衍生化试剂的配制
        2.1.5 样品前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衍生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2.2.2 色谱分离分析条件的优化
        2.2.3 黄芪甲苷的衍生化过程及黄芪甲苷衍生物最佳色谱分离条件
        2.2.4 色谱图
        2.2.5 黄芪甲苷测定的线性关系
        2.2.6 检出限的考察
        2.2.7 精密度试验
        2.2.8 加标回收率
        2.2.9 稳定性实验
        2.2.10 样品测定
    2.3 结论
3 甘草类化妆品中甘草酸的柱前衍生RP-HPLC法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3.1.4 样品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衍生化条件的优化
        3.2.2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3.2.3 甘草酸佳衍生化过程和最佳色谱条件
        3.2.4 色谱图
        3.2.5 甘草酸测定的线性关系
        3.2.6 检出限
        3.2.7 精密度实验
        3.2.8 加标回收率
        3.2.9 稳定性实验
        3.2.10 样品测定
    3.3 结论
4 丹参类化妆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测定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1.3 丹参酮ⅡA标准溶液
        4.1.4 样品前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4.2.2 最佳色谱条件
        4.2.3 丹参酮ⅡA标准和样品色谱图
        4.2.4 丹参酮ⅡA测定的线性关系
        4.2.5 精密度实验
        4.2.6 加标回收率
        4.2.7 稳定性实验
        4.2.8 丹参提取液及化妆品中丹参ⅡA的测定
    4.3 结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天然药物的性质,药理作用,分析方法及共振瑞利散射的发展现状
    一 天然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和常用分析方法
        (一) 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
        (二) 醌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
        (三) 黄酮类的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
        (四) 三萜皂苷类的药理作用及其分析方法
        (五) 天然药物的常用分析方法
    二 共振瑞利散射分析应用的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 共振瑞利散射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 共振瑞利散射在生物碱分析中的应用
    二 共振瑞利散射在醌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三 共振瑞利散射在黄酮类分析中的应用
        桑色素-小檗碱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及其分析应用
    四 共振瑞利散射在三萜皂苷类分析中的应用
        甘草酸单胺-Al(Ⅲ)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葛根芩连汤中含君药各组方配伍对指标成分甘草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国内外现状
        (一) 理论研究
        (二) 实验研究
        (三) 化学研究方法观察方剂配伍与化学成分变化间的关系
        (四) 存在问题
        (五)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二 葛根芩连汤研究现状及选方依据
        (一) 方证及配伍分析
        (二) 配伍研究
        (三) 研究目标
        (四) 研究内容
    三 甘草的本草考察
材料与方法
葛根芩连汤中甘草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
葛根芩连汤中含君药各种组方配伍对甘草酸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综述
后记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2 色谱条件
3 实验方法
    3.1 线性关系
    3.2 加样回收率
    3.3 精密度试验
    3.4 空白试验
4 样品的测定
5 讨论

四、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痹祺胶囊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张星艳,李虎玲,李新,许妍妍,高晶,曾勇,于飞,王玉丽,刘昌孝. 中草药, 2021(09)
  • [2]抗衰灵膏的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D]. 程正.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质量研究中的应用[J]. 叶婷,梁文仪,梁林金,李师,吴玲芳,亓旗,崔雅萍,陈文静,张兰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11)
  • [4]强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J]. 韦辉,刘素香,刘毅,张铁军,陈常青. 中草药, 2013(07)
  • [5]活血溶栓丸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余卫兵,刘红,景金柱,付乃华,赵连兴. 中国药事, 2010(10)
  • [6]RP-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黄芪、甘草、丹参有效成份的研究[D]. 王改香. 东华大学, 2009(05)
  • [7]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彭敬东.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7)
  • [8]葛根芩连汤中含君药各组方配伍对指标成分甘草酸的影响[D]. 赵清晖. 第一军医大学, 2002(01)
  • [9]HPLC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J]. 陈理,杨江丰,孙靖霞.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S1)
  •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及甘草酸的含量[J]. 陈理,孙靖霞. 中国新药杂志, 2001(06)


甘草酸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丹参酮论文 共振结构论文 中药论文

上一篇:求解二次曲线问题的常见误分类分析
下一篇: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激素抵抗性哮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