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夏图书馆!包月下载,不限IP,随心所欲! 【加入收藏】
| 本站已稳定运行4034天

鼓励让绝望的心复苏

点击进入免费下载2022年中国知网论文


一、鼓励,让绝望的心田复苏(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静[1](2018)在《论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苦难书写》文中提出曹文轩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以鲜明的创作姿态在儿童文学界脱颖而出。随着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曹文轩在中国儿童文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20多年中,曹文轩的作品所传递出人文关怀和美学理想,极大地丰富了当下儿童文学的广度与深度,并为中国儿童文学思考自身的品质和责任树立了风范。本文试图从三个部分对曹文轩儿童文本中的苦难书写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论述曹文轩独特的苦难书写。首先,苦难在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中作为一种生活底色,同时又是生活的原质,重点表现为沉入背景的苦难和磨砺少年性格的苦难。其次,通过童心净化下的苦难转化和自然化育下的苦难转化,又呈现出诗意转化’的苦难向度。第二部分是对曹文轩儿童小说独特的苦难书写的成因探求。首先,曹文轩从适应儿童心理特征的需要出发,把握住了苦难书写的展示力度。其次,从作家的创作姿态出发,论述其苦难独特性背后的原因。再次,从悲悯情怀的流露和美与苦难相伴而生的作家苦难观进一步来论述其独特性的成因。第三部分指出曹文轩苦难书写的价值和局限,从当下儿童的生存现实和儿童文学的艺术追求来论述其价值意义,从苦难真实感的缺乏和面向未来精神维度的缺失两方面来论述曹文轩儿童小说苦难书写的局限性。结束语对整篇文章进行总述,并回应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以来的批评和争议。

刘叶[2](2010)在《冻土的温情——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书写》文中提出迟子建是当代文坛上颇具才情的东北作家,步入文坛二十多年来,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淳朴、沉静的写作风格。她对自然的深情回望,予万物以平等的生命尊重以及对美好人性的讴歌,使她的作品饱含着对生命的人文关怀。迟子建对自然充满热爱,她致力于在作品中建立一个万物有灵、万物平等的世界。通过充满生机的植物意象,温情的动物意象以及一些自然意象的塑造,展现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亲密关系。自然是人身体生存的环境,更是人灵魂最后的栖居之地,所以,人应该敬畏生命,给予生命充分的善和关爱,和自然万物建立起和谐共生的关系。身为女性,迟子建的作品对女性生活状态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但是她的创作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既不是倾向于女性私语模式的写作,也不是向男权宣战的大女子主义。迟子建对女性的塑造更多是从本真生活角度出发,展现女性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一面。迟子建在小说中塑造了诸多形象饱满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面对生活困境时坚强乐观的生命状态,使她们身上闪耀出美的色彩与生之光芒。迟子建的作品总是充溢着忧伤的旋律。在她的作品中,现实中的悲剧总是离我们很近,理想中的幸福却是遥不可及,生活总是充满了种种艰辛与缺憾。但是迟子建在悲剧人生的背后,总会有着一丝穿透黑暗的希望之光。她并没有让苦难带来绝望,而是以温情的力量来对抗着生命的苦难,展示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并执着地歌颂着人间的爱意与希望。迟子建认为“死”与“生”是生命的两面,它们共同构成生命的轮回。因为承认灵魂的存在,所以在迟子建笔下,“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它转化为“生”的另一种形式而继续存在着。对死亡主题的书写,融入了迟子建对死亡的认知和思索,表达出她对死亡独特的见解:死亡不再令人感到绝望和虚无,只要我们善于体会爱、铭记爱,我们就能超越死亡带来的创痛,重新获得生的激情。迟子建的小说中充满了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万物,人与人之间的悲悯情怀;有着对苦难人生的温情消解,对生命的关怀和对死亡的认知和超越。迟子建对生命的书写离不开她独特的生活经历,生养她的这片黑土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浸染更是对她的作品风格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毛朝华[3](2004)在《鼓励,让绝望的心田复苏》文中研究指明在我们周围,时常听到某位老师议论某学生:“某某真笨”、“某某不可救药”、“某某不能急了”,等等。这些灰色的论调一旦定格,便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永远的痛,投下永远的阴影,他们或许从此就一蹶不振,或许永远沉沦下去。本期摘录了一名差生用心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信中流淌着一种东西让我们无法平静。而这种东西是这名差生的老师用真诚和鼓励换来的。借此我们将这篇文章介绍给读者。

陈大海[4](1996)在《比火焰更温暖的是慰藉》文中研究指明 慰藉——高尚的心灵按摩术 心灵的慰藉像一道阳光,能够驱走长期笼罩人们心头的黑暗;像一场春雨,能够使干枯绝望的心田复苏。一个深深懂得慰藉人类心灵重要性的人,是一位明达的人;一个能尽自己一生精力去慰藉人类心灵的人,是一位高尚的人。慰藉人类心灵的人,将永远被人类怀念。

二、鼓励,让绝望的心田复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鼓励,让绝望的心田复苏(论文提纲范文)

(1)论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苦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曹文轩儿童小说独特的苦难书写
    (一) 兼为底色与原质的苦难
        1. 沉入背景的苦难
        2. 磨砺儿童性格的苦难
    (二) 向着诗意转化的苦难
        1. 童心净化下的诗意生成
        2. 自然化育下的诗意转化
二、曹文轩儿童小说独特的苦难书写的成因探求
    (一) 适应儿童心理特征的需要
    (二) 回望式的创作姿态
    (三) 作家的苦难观
        1. 悲悯情怀的流露
        2. 美与苦难相伴而生
三、曹文轩儿童小说苦难书写的价值评判
    (一) 曹文轩苦难书写的现实意义
        1. 对当下儿童文学“虚幻”风气的反拨
        2. 对儿童文学厚重品质的提升
    (二) 曹文轩苦难书写局限性批判
        1. 苦难真实感的淡薄
        2. 面向当下苦难生活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冻土的温情——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生命与灵性自然的契合
    1.1 充满生命气息的灵性自然
        1.1.1 饱含生机的植物意象
        1.1.2 温情的动物意象
        1.1.3 梦幻的自然意象
    1.2 诗意栖居的自然
        1.2.1 灵魂的家园
        1.2.2 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女性生命状态的书写
    2.1 少女:艰辛的成长
    2.2 成年女性:烦恼人生
    2.3 老妇人:厚重的生命
3 苦难人生的温情关怀
    3.1 爱的礼赞
        3.1.1 爱情点亮生活的黯淡
        3.1.2 亲情温暖命运的苍凉
        3.1.3 人性之美消融人生的苦难
    3.2 温情的救赎
4 直击黑暗的死亡命题
    4.1 跨越时空与魂灵对话
    4.2 认识死亡,感受死亡
    4.3 超越死亡
5 迟子建生命书写探源
    5.1 独特的人生经历
        5.1.1 北极村的童话
        5.1.2 穿越死亡的河流
    5.2 地域文化的滋养
        5.2.1 极北之地的自然环境
        5.2.2 多元文化碰撞的激情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致谢

四、鼓励,让绝望的心田复苏(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苦难书写[D]. 徐静静.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2]冻土的温情——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书写[D]. 刘叶. 重庆师范大学, 2010(07)
  • [3]鼓励,让绝望的心田复苏[J]. 毛朝华. 好家长, 2004(01)
  • [4]比火焰更温暖的是慰藉[J]. 陈大海. 公关世界, 1996(12)


曹文轩论文 迟子建论文 文学论文 死亡论文

上一篇:为鼠标添加 MouseLeave 事件
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研究